電影簡介

《胡士托風波》是金像導演李安最新作品,根據胡士托音樂藝術節創辦人之一伊利拉‧泰柏﹝Elliot Tiber﹞的回﹞憶錄改編,由著名喜劇演員迪美查馬田﹝Demetri Martin﹞飾演伊利拉,帶領大家重温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前因後果。電影重奏一眾60年代的著名樂隊及音樂人的金曲,包括The Grateful Dead, The Doors, Jefferson Airplane,及Country Joe and the Fish的歌曲,以及Richie Havens為電影重新錄音的歌曲 “Freedom”,以音樂藝術節為背景,幽默闡述個人成長與家庭關係,是李安手到拿來寫情細膩的輕鬆小品。

1969年的夏天,在紐約任職室內設計師的伊利拉‧泰柏迪美查馬田飾﹞,因為父母桑利亞﹝Sonia﹞與積克﹝Jake﹞﹝艾美達史丹頓Imelda Staunton及亨利高曼Henry Goodman飾﹞一再懇求,決定回到家鄉協助挽救岌岌可危的家族事業——快要倒閉的破爛汽車旅館摩納哥旅館﹝El Monaco﹞。

正當伊利拉苦惱如何挽救這間旅館時,他聽到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隔壁城鎮華爾喬﹝Wallkill﹞拒絕借出場地舉行 “胡士托音樂藝術節”,於是他馬上聯絡當時名為「胡士托創作」﹝Woodstock Ventures﹞的負責人米高郎﹝Micheal Lang﹞﹝尊拿芬哥夫Jonathan Groff飾﹞,邀請他們轉到白湖﹝White Lake﹞舉辦 “胡士托音樂藝術節”,希望音樂藝術節的人潮可以為乏人問津的旅館及寧靜的小鎮帶來商機。他說服鄰居麥士﹝Max Yasgur﹞﹝尤真利維Eugene Levy 飾﹞借出六百畝的農地作表演場地,並把音樂藝術節的工作人員安頓在摩納哥旅館。始料不及的是,原本預計只有五千人出席的音樂藝術節,竟吸引了五十萬人湧到麥士的農場,參與這個為期三天、以 “和平與愛”為主題的音樂會。

雖然在籌辦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但伊利拉得到身邊朋友的鼎力相助,包括劇團領班丹福﹝Devon﹞﹝丹科拉Dan Fogler 飾﹞、退伍的越戰軍人比利﹝Billy﹞﹝艾美夏斯Emil Hirsch飾﹞及有易服癖的前海軍陸戰隊隊員慧瑪﹝Vilma﹞﹝里夫舒韋伯Liev Schreiber飾﹞等等,亦漸漸得到小鎮居民還有原本持反對態度的比利兄長的支持。

就這樣,伊利拉成功地舉辦了”胡士托音樂藝術節”,並令這個音樂節在60年代留下深刻的烙印,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標記。更大的收穫是伊利拉在籌辦過程中從新發現自我,走出上一輩的枷鎖,開創自己的人生。

偶遇Elliot Tiber — 電影的開始

“Remember Woodstock? Well, if you do, as the saying does, then – you probably weren’t there.”

「胡士托音樂藝術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是一個很好的主題,但是卻不容易拍成電影,而且早有人將它以影像的方式真實地記錄下來:Micahel Wadleigh已在1970年推出一套名為《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的三小時紀錄片,並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但《胡士托風波》的編劇占士舒夏密斯﹝James Schamus﹞還是決定將伊利拉‧泰柏﹝Elliot Tiber﹞及湯摩迪﹝Tom Monte﹞的著作《Taking Woodstock: 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改編成電影,再次將胡士托音樂藝術節搬上銀幕。

事緣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舒夏密斯的長期電影製作拍檔——金像導演李安,遇上了伊利拉‧泰柏。2007年的10月,李安獲邀出席一個三藩市清談節目,討論他當時即將在當地上映的電影作品《色‧戒》,恰巧伊利拉也獲邀在同一個節目介紹他剛出版的新書,就是這一個偶遇,他們認識了對方,伊利拉即場把他的回憶錄贈予李安。「幾天後,一位唸電影系時就認識的老朋友Pat Cupo打電話給我,他聽說伊利拉送了我他的回憶錄,鼓勵我去讀它。」李安回想。

電影的意義

“A transformative human story is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a transformative cultural event.”

「一連拍了幾部帶有悲劇色彩的電影後,我想拍一部喜劇,一部關於自由解放、誠實與包容的故事,以及我們不能也不該失去的純真精神。」 他續道。

舒夏密斯當然也對這個電影計劃舉腳贊成,他認為這部電影能讓新一代回到過去,感受胡士托的精神——常心存希望,努力排除萬難,扭轉挫敗實踐夢想,享受蛻變創新的喜悅。「這是李安和我合作的第十一部電影,他很享受整個拍攝過程,而且每一次他都提高門檻,迎接新的挑戰。」

除了這對老拍檔,還有兩屆艾美獎得主監製茜莉亞歌斯達絲﹝Celia

Costas﹞的加入,「這是我長大及熟悉的年代,在60年代末,不論政治上或社會都充滿著機會,每一個人都可以去把握。我們雖然正處於越戰,卻仍是一個積極樂觀的年代,深信若我們能團結一致,便無所不能,這是大家一直緬懷的美好年代,現在我們正試著重新捕捉及呈現那一切。占士透過劇本,建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讓李安能大展身手;他建構的處境與概念,讓李安這位獨特的人道主義導演,深入淺出的感動觀眾。」

「這部電影看起來是一部喜劇,但背後蘊含著細膩的情感,讓人們思考,讓我們看到自我轉變的意義。」 舒夏密斯說道。

《胡士托風波》可說與李安早期的作品遙遙呼應,延續李安從影以來不斷探討家庭關係與兩代間的張力。對於伊利拉與他的猶太移民父母桑利亞積克艾美達史丹頓亨利高曼飾﹞而言,他們在預備至舉行「胡士托音樂藝術節」所經歷的一切,都是一個難忘的學習經驗,也是他們有生以來首度揭露對彼此的感情。

「在這樣一個影響深遠的文化運動中,伊利拉終於完全接受自己是如何的一個人,他同性戀的身份是這個故事的一部份,胡士托令他成為一個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止限於父母的兒子。其實胡士托讓他們三人都有所轉變,伊利拉是受到最正面影響的一個人物。」 舒夏密斯說道。沒有泰柏,可能就沒有胡士托;但是沒有胡士托,也就沒有今天的泰柏。為期三天的「胡士托音樂藝術節」使他找到和身為同性戀的自己相處的方式,得到父親的接受與諒解,也徹底改變了他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舒夏密斯續道,「如果有人希望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那位演員會扮演Janis

Joplin在唱歌,那麼真對不起,這不是《胡士托風波》想要表達的訊息,永遠也不會是。」

詳盡的資料搜集

在2008年的春天,電影的拍攝計劃正式展開了,一如過往,李安在拍攝前都進行大量的資料搜集。他聘請了David Silver作為電影的歷史顧問,李安要求他將所得資料集中在一起,最後集結成「Hippie Handbook」,有著相關文章、時序表、隨筆及一些嬉皮士專用詞彙的本子。

「我們不單止深入研究用詞,也對當時的文化作出深入的探討。第一代的嬉皮士其實來自德國,他們在十九世紀移民到南加州,過著農耕式的社群生活,幾十年後,就出現了由 “hipster” ﹝ 趕時髦的人﹞ 及 “hip” ﹝時髦潮流﹞ 演變出來的詞語 “hippie嬉皮士”這個名詞,並建立了一個印象,這些人都比較時髦,但他們不是甚麼激進派,只是比較著眼於一些人與人之間細微而又互相影響的改變。」Silver說道。

充足的準備工夫

“In all this source material, there can be differing versions of what happened. Eventually, you have to decide at what times to take creative license.” – Ang Lee

李安與他的團隊成立了一個名為 “war room” 的地方,在那裡有一幅三十呎濶的牆,貼滿了流程表及工作表格,所有拍攝的日期以及每一天的場景細節都順序並鉅細無遺地表列出來,甚至連演員每天的身體及情感變化都提及,可見整個製作的詳細及認真。除了製作上的資料,亦有附加資料的來源,如泰柏的回憶錄、紀錄片,還是其他相片都記錄在案。

「我們投入當時人們聆聽與閱讀的事物,他們欣賞的藝術、看的電視節目與廣告;憑藉不同媒體及溝道渠道對「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描繪,可以發現許多我們以往從未察覺到的事物。」 監製歌斯達絲說道。

舉例來說,他們透過大量的資料搜集,得知在音樂藝術節期間食物曾經嚴重短缺,因為少數特許的食物攤販早就被搶購一空,而且小鎮上的現金幾乎全部被提取,直至來自加州的嬉皮士團體「Hog Farm」﹝由Hugh Romney,a.k.a.

Wavy Gravy,在胡士托音樂藝術節舉辦前兩年成立 ﹞免費為觀眾預備及分送食物,才不致於挨餓。

更有趣的是,在經過大量的資料搜集後,他們發現得來的資料與四十年來大部分人既定的觀察有出入。舒夏密斯透露:「參加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人,不是全都留長髮及吸食大麻,儘管這些人的照片最被廣泛流傳,其實許多參與者看起來和現今的年輕人沒甚麼大分別。於是,我們決定讓觀眾看到他們預期會看到的東西,同時也要賦予真實感。」所以他們決定在電影中讓嬉皮士先抵達音樂藝術節的場地,因為他們生性比較浪蕩,常常隨處去;接著是大學生,部分學生留著較長的頭髮;然後就是其他百分之八十五的參與者、高中生與各式各樣的「一般觀眾」,頭髮較短,衣著服飾普通又簡單。

對細節的尊重

李安對電影的製作向來認真,以注重細節出名,以演員為例,他對其他非主要演員要求同樣認真。由於他想要表達胡士托是不同類型的人文薈萃、和平共處的音樂會,所以他很關心如何從五個州試鏡徵選出的臨時演員,包括不同的人種及特性,拍攝時候,他根據不同的特性將臨時演員分成七個不同「隊伍」,包括Pillow Tribe、Biker Tribe與Pool Tribe等等,以便製作團隊安排他們的演出。「這也是讓我能更容易看到他們的方式,畢竟這裡不下數百人。」李安指出。

李安希望電影能表達出當時那種大量人潮與新思維湧進一個小鎮的熱情,所以他希望臨時演員都帶有獨特性,他不希望臨時演員只是在電影中晃來晃去,而是一種更強而有力的呈現。即使某位臨時演員站在離鏡頭三百碼的地方,只要是在鏡頭中,他還是希望那個人以適合的造型與姿態出現在鏡頭前。而且他對於演員在鏡頭裡的情感層次表達,也非常敏感,他會不斷重拍,直到他認為感覺最正確無誤為止。

拍攝場地及困難

為期四十二天的拍攝工作在紐約州的哥倫比亞﹝Columbia﹞及倫斯萊爾郡﹝Rensselaer﹞進行,但劇組還是需要進行一些建構工程,例如表演用的穀倉是專門從New Lebanon的一個小鎮運過來,他們把原本的穀倉一塊一塊拆卸,用卡車載送到拍攝場地,再把它組裝回原來的模樣。完成拍攝後,再把穀倉歸還原處。

另一個重要場景「摩納哥旅館」﹝El Monaco﹞則選用一間已不再營業但保存完整的汽車旅館Valley Rest作拍攝之用。劇組重新進行裝潢與改建,為了忠於原著以及呈現當時汽車旅館的樣貌,他們將所有東西都漆成白色,而且根據照片的紀錄,在門窗的鑲邊加上一些顏色,讓觀眾看到這個場景時,便能看到當時的生活模樣。」

除此之外,劇組人員還要面對另一些挑戰,例如為其中大塞車的情節搭景——警察騎著電單車載著伊利拉從旅館到演唱會地點,他們在動彈不得的車龍以及步行的音樂藝術節參加者中穿梭,背景則是一條九曲十三彎的蜿蜒道路。可幸的是,這個動用了數百位臨時演員及超過一百輛車的戲份,只花一天便大功告成。

「藉着優秀的演員與工作人員,我們感受到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活力與精神,也經歷了一段很美好的時光!」李安最後說道。

人物介紹

迪美查馬田﹝Demetri Martin﹞= 伊利拉‧泰柏﹝Elliot Tiber

迪美查馬田本是一個受歡迎的有線節目「Important Tings with Demetri Martin」的主持人,《胡士托風波》是他第一次參與演出的電影。他受到製片的注意完全要多謝舒夏密斯的女兒,是她讓舒夏密斯看到在youtube播放馬田的表演片段。李安舒夏密斯在觀看馬田其他表演及試鏡後,便决定由他出演電影的男主角。「我們從未與棟篤笑演員合作過,但我相信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觀眾會喜歡新面孔,喜歡他,想更加認識他。從他的舉動及表現,你會發覺他與劇本的

伊利拉性格相近,而且是一個詼諧的人。」

尊拿芬哥夫 ﹝Jonathan Groff﹞ = 米高郎﹝ Michael Lang

米高郎與Artie Kornfeld ﹝Adam Polly 飾﹞、Joel Rosenman﹝Daniel Eric Gold 飾﹞及John Roberts﹝Skylar Astin飾﹞是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創辦人,而米高在《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這套紀錄片面世後便成為

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代表人物。哥夫在拍攝前也親自拜訪了他,了解到他並不憤世嫉俗,相反,他認為其實是一個生意人,他有時可能會感到作為嬉皮士的疲憊。除此之外,哥夫也將在紀錄片的片段重看無數次,消化並建立他的米高郎

尤真利維﹝Eugene Levy﹞ = 麥士﹝Max Yasgur

喜劇演員尤真利維在《胡士托風波》演出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就是借出場地舉行音樂藝術節的麥士——伊利拉的鄰居。「李安希望我外型及口音都能與

麥士相似,於是我便搜集及留意有關他的事物。其實胡士托音樂藝術節對他來說可算是一次生意上的冒險,他願意支持伊利拉是由於他在胡士托發生前一年曾經大病一場,自此之後,他便認為沒有事情值得畏懼,他甚至在一眾反對的鎮民中替伊利拉說項。」

艾美達史丹頓﹝Imelda Staunton﹞及亨利高曼﹝Henry Goodman﹞ = 桑利亞積克﹝Sonia & Jake

伊利拉的父母桑利亞積克英國資深演員艾美達史丹頓亨利高曼飾演。泰柏夫婦的生活乏味沉悶,直至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舉行,才為他們的生活帶來衝擊,積克修補了與伊利拉的父子關係,也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為了演活這個家庭千絲萬縷的關係及感情,李安在拍攝前安排他們三人一同生活超過一星期,讓他們以家人的情感連結起來,拍攝時能很快投入。

里夫舒韋伯﹝Liev Schreiber﹞ = 慧瑪﹝Vilma

慧瑪是有易服癖的前海軍陸戰隊隊員,他在胡士托音樂藝術節負責保安的角色,他是伊利拉的榜樣,他的存在讓伊利拉面對真正的自己,知道自己要以一個同性戀的身份在社會上生存,他也鼓勵積克桑利亞過他們的生活。六呎三吋高的舒韋伯為這個特別的角色做了資料搜集,「慧瑪正處於『社會性別融合』運動十分活躍的年代,正正表現了何謂矛盾,不單止是性別上的矛盾,還有性格上的矛盾,而這正是角色吸引我的地方。他時而雄赳赳,時而女性化,從來都不批判別人,他只是大方,而且對人友善。」

艾美夏斯﹝Emile Hirsch﹞ = 比利﹝Billy

比利是退伍的越戰軍人,有創傷後緊張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李安為了能讓艾美更能捉摸到角色,安排艾美與一些參與過伊拉克戰事的退伍軍人見面,分享一些經驗及進行討論。另一方面,他亦把一堆有關戰爭的影碟給艾美回家細看,讓他更能投入演出。「我相信就是李安導演對細節上的追求,他的電影才如此豐富細膩。」

原著及作者介紹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是伊利拉‧泰柏的回憶錄,與湯摩迪合著。

1935年伊利拉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本來從事室內設計的工作,現為劇作家、作家與電影工作者,曾在70年代以小說處女作《High Street》走紅歐洲。為了寫《胡士托風波》,伊利拉構思了十餘年,作品一推出後獲得空前熱烈的迴響。

1969年,伊利拉在機緣巧合下,促成了「胡士托音樂藝術節」,這場結合了「反戰、和平與愛」等嬉皮精神的劃時代搖滾盛會從此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當時身陷家庭債務與同志身份雙重壓力之下的伊利拉。「我在這音樂盛會得到洗禮,從此獲得自由,而且與我身邊的人有了連結,不再孤獨。」 伊利拉在書中寫到,「如果少了我,這世界或許就不會有這場音樂藝術節。」但他同時更希望激勵年輕人追尋和實踐夢想,就像他雖然出身貧困,但因為有熱誠、肯努力,就能打造自己的道路。

伊利拉現於New School University及Hunter College教喜劇寫作與表演課程,曾為劇場、電視、電影創作製作了多齣戲劇、音樂喜劇,廣獲肯定。而與他合著這本回憶錄的湯摩迪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作品超過三十本,並為包括《Life》、《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Chicago Tribune》撰稿。

關於胡士托音樂藝術節

美國,整個60年代是動盪不安的,越戰纏繞,各種不同的革命性思想崛起,包括女權主義、同性戀主義及黑人民權運動。1968年是尤其黑暗的一年,黑人民權領袖馬汀路德金(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及總統候選人羅拔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兩個理想主義人物先後被暗殺,各種運動越來越激烈化,黑人民權運動日益走向暴力, 1968年8月芝加哥街頭更爆發60年代最激烈的警民衝突。

1969年的氣氛並沒有平靜下來,共和黨總統尼克遜﹝Richard M. Nixon﹞在一月宣誓就任總統,反戰運動持續高昂,到處都有示威遊行,就在這一年的夏天,發生了The Stonewall Riot事件:Stonewell Inn Bar的同志不甘被警察長期騷擾,奮起抗暴,開啟了同志平權運動。八月初,殺人魔Charles Manson與其追隨者在加州殘殺著名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身懷六甲的演員妻子Sharon Tate與其他四人。

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將近五十萬人參與一個關於「反戰」、「和平與愛」的音樂盛會,那是1969年8月15日到18日。

四個聰明的年輕人米高郎﹝Michael Lang﹞、Artie Kornfeld、Joel Rosenman及John Roberts看到搖滾樂在當時已經成為青年文化的最大力量,也看到「愛與和平」漸成為時代精神﹝1967年,著名樂隊披頭四發表歌曲 “All You Need is Love”﹞,於是他們看準機會,計劃在紐約州北方的胡士托小鎮﹝Woodstock﹞舉辦一場名為「胡士托音樂與藝術節」﹝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的音樂盛會。他們組成了「胡士托創作」﹝Woodstock Ventures﹞,希望藉這個音樂會賺錢,可惜卻遭當地拒絕借出場地,繼而向華爾喬﹝Wallkill﹞借場地也遭拒絕,機緣巧合下,與伊利拉一起合辦,改在

白湖﹝White Lake﹞舉行這個音樂藝術節。但始料不及的是,他們原本預計只有五千人參加的音樂會竟吸引了將近五十萬人參加,最後被迫將音樂會免費開放。

這一個音樂盛會獲得空前成功,那個時代的民謠和搖滾巨星都有出席表演,包括Joan Baez、Joe Cocker、Country Joe and the Fish、Richie Havens、Jimi Hendrix、Jefferson Airplane、Janis Joplin、The Who與其他超過廿四個演出單位。參與人數眾多也非常瘋狂,一場接著一場的音樂表演,大家輕鬆的隨著音樂起舞,毒品與性只是助興用品,最重要的是這群年輕人在這場盛會找到了出口、找到了解放、找到了自由、找到了自我,而且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它完美而和平的結束了,自此「胡士托音樂與藝術節」成為經典、成為絕響,成為永遠無法取代的傳奇!

更多有關胡士托音樂藝術節的資料,請到以下網址作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Woodstock_Festival

導演介紹

《卧虎藏龍》《斷背山》金像導演李安

李安1954年出生於台灣,1978年移民美國。他在求學期間獲得伊立諾州大學的戲劇系學士,後又獲得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碩士學位。1983年他以《蔭涼的湖畔》獲得金穗獎最佳劇情片獎。1985年於紐約大學求學期間,他所執導的四十五分鐘影片《分界線》還獲得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雙料獎項。

李安《推手》和《喜宴》的劇本後來獲選由行政院新聞局所主辦的優良劇本甄選。這份肯定,使他有機會拍攝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推手》。這部電影後來獲選參加柏林影展的「影片大觀」單元,並在亞太影展中勇奪最佳影片獎,又在金馬獎中獲九項提名、三項獎座,包括給李安導演的評審特別獎。

1994年《喜宴》獲得美國影藝協會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這之前的1993年柏林影展中,已獲得該影展的最高榮耀金熊獎。得獎之後,《喜宴》各國版權就被搶購一空,在美國當地也獲得了極佳的票房收益,著名的電影媒體「綜藝雜誌」﹝VARIETY﹞更將該片喻為﹝1993年全球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影片﹞。《喜宴》還獲得了六項獨立製片精神獎的提名以及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並在台灣得到了五項金馬獎,其中包括了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

《飲食男女》是李安的第三部劇情長片,該片獲選為1994年康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的開幕電影,及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飲食男女》後,李安專注拍攝英語作品,短短四年,已執導三部不同類型的出色影片:《理智與感情》、《冰風暴》及《亂世恩緣》,與荷里活精湛演員如愛瑪湯遜曉格蘭特薛歌葦花琪溫絲莉擦出不同火花。

2001年李安以《臥虎藏龍》橫掃世界各影展獎項,包括榮獲金球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外語片,更獲十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接、最佳服装、最佳電影主題曲等,成功摘下四個奧斯卡獎項——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原著音樂,同時創下美國最賣座外語片記錄,共收一億二千八百萬美元,誠華語電影之光,亦為華語電影成功進軍國際典範。

2005年《斷背山》為李安帶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及獨立製片精神獎三個最佳導演的名銜。本片亦同時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音樂及最佳編劇;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原創歌曲及最佳編劇;有英國金像獎之稱的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大獎﹝BAFTA Film Award﹞中的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改編﹞及最佳男配角,以及全球多個電影獎項,風頭一時無兩。

2007年李安重投華語片的製作,執導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的短篇故事《色‧戒》,由梁朝偉及新晉女演員湯唯出演。電影在華語影壇大放異彩,囊括金馬獎多個獎項,包括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員等等。

圖片集

[nggallery id=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