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觸洞》3月17日 觸動心靈

故事簡介

《心靈觸洞》不是一齣悲劇-它從死亡中帶出希望與新生。

一宗交通意外,引發一場家庭危機,不變的是這一家人,依舊被愛與恨、樂與怒、笑與淚、失望和希望纏繞著。兒子的死亡,令碧嘉(妮歌潔曼 飾)和侯易(阿朗艾格 飾)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兩夫婦處於人生的低潮,試圖面對失去的悲傷,維繫夫婦關係,捲入意想不到的人生旅程。歷經慘劇的碧嘉和侯易,如何重新開始他們的新生命?

《心靈觸洞》改編自同名百老匯舞台劇,曾獲有「舞台劇界奧斯卡」之稱的東尼獎及普立茲文學獎,由《妖型樂與怒》和《性愛巴士》導演約翰金馬倫米切轉型執導,原著舞台劇編劇David Lindsay-Abaire親自改編劇本,並由金像影后妮歌潔曼首度監製兼主演,聯同於《蝙蝠俠黑夜之神》飾演雙面人而大放異彩的阿朗艾格,及兩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得主戴安慧絲聯合主演,台前幕後陣容鼎盛。

故事大綱

當一個家庭遇上最不能承受的傷痛時,如何在破落的碎片中重拾圓滿和快樂?

《心靈觸洞》強烈地、誠實地、甚至出意料的詼諧及幽默地將這個關於「家庭悲劇」的故事從舞台帶到大銀幕,讓我們帶著笑聲夾著淚,看看一個家庭如何從絕望中再活過來。本片改編自曾榮獲舞台劇界最高殊榮東尼獎及普利玆文學獎的同名百老匯舞台劇,金像影后妮歌潔曼再一次挑戰高難度演出,更獲提名本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八個月前,碧嘉(妮歌潔曼 飾)、侯易(阿朗艾格 飾)和他們的年幼兒子丹尼,三口子是個羨煞旁人的幸福家庭,但一次車禍,奪去了愛兒的生命。現在,碧嘉和侯易每天活在不能承受的苦楚中,縱然他們都努力嘗試讓生活走回正軌,卻不能逃離內心的思念、悔疚、以及抑壓對現實的控訴和憤怒。二人對愛子之死難以釋懷,碧嘉希望埋藏及抑壓內心悲痛,侯易則嘗試找尋安慰。

二人以不同的方式和態度面對失去兒子的傷痛,碧嘉嘗試向母親傾訴,甚至秘密地聯繫上撞死兒子的年青司機積臣;而侯易則從另一個女人身上找到慰藉。他倆的距離越走越遠,但最終亦能牽回對方的手,在這個曾經翻覆的世界中,重新找回生命中的美麗、笑聲和歡樂。

製作簡介

由David Lindsay-Abaire編寫的劇作《Rabbit Hole》於2006年在紐約首演,旋即大獲好評,更得到有「舞台劇界奧斯卡」之稱的東尼獎五項提名,包括最佳舞台劇、最佳女演員、最佳新女演員、最佳導演、及最佳舞台設計,當中曾於《色慾都市》中飾演Miranda的仙菲亞歷遜(Cynthia Nixon)成功獲得了最佳女演員獎。

2007年,David Lindsay-Abaire再憑《Rabbit Hole》贏得普立茲文學獎(Pulitzer Prize for Drama),令他被廣受重視。由於David Lindsay-Abaire以往的作品都是喜劇,所以是次轉型作令劇評和觀眾驚喜萬分。雖然《Rabbit Hole》探討的是一個家庭如何面對幼子死亡的故事,但是David Lindsay-Abaire並沒有以傳統的悲情手法述訴這個故事。

《心靈觸洞》非但不是一個催淚故事,David Lindsay-Abaire筆下的碧嘉和侯易更是一對充滿幽默感和智慧的角色。他們不會悲天憫人般嚎啕大哭,相反他們跟現實生活中很多面對慘劇的人一樣,試圖重新生活,過程間卻歷盡難堪、頑固和荒謬的處境,慢慢地學懂諒解、寬恕與包容,重新在生命中走回正軌。

劇名的來由

《Rabbit Hole》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源自《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在出走時墮入兔洞 - 一個意想不到的世界、陌生的國度,所有不可能的事情都會發生。情形就有如《Rabbit Hole》的夫婦一樣,幼子的慘劇令他們如陷超現實的世界,他們要面對潛藏內心的悲痛,有如走入一個陌生國度。

David Lindsay-Abaire筆下的角色真實非常。碧嘉和侯易面對慘劇的方法完全迴異。碧嘉的情感不會外露,她小心翼翼控制自己的情緒,試圖完全忘掉過去,主動接觸不慎釀成兒子之死的年青人。而侯易則剛剛相反,他沉醉於昔日的回憶當中,試圖於婚姻中尋回慰藉。而環繞二人身邊的還有其他有血有肉的角色,包括碧嘉的狂野姊姊艾絲,艾絲選擇了在最不適當的時間宣佈懷孕的消息。而碧嘉的母親妮特,就不惜一切希望撫平女兒的傷痛,卻弄巧反拙,讓碧嘉苦惱非常。而間接促成碧嘉兒子之死的積臣,因為自己意外成為兇手,變得十分迷失。各人以幽默和大方的態度,一步步的重展自己的生命。

由舞台到電影

奧斯卡影后妮歌潔曼在未看過舞台劇版前,已經對故事充滿興趣,所以決定親自監製這部電影。妮歌潔曼的監製拍擋Per Saari說︰「妮歌潔曼在澳洲閱讀了《Rabbit Hole》的劇評後,認為作品是她想支持的製作,於是決定在荷里活發掘這部作品前率先觀賞。」觀演完畢後,監製Per Saari明白到作品深受劇評愛戴

的原因。他認為作品以幽默和輕鬆的筆觸描寫沉重的題材,使故事不會流於煽情。監製Per Saari說︰「這齣劇不會避談哀痛,卻帶有積極的希望,而且十分幽默,情節有趣得很。我自己的爸爸和弟弟當時剛剛離世,這齣劇令我更明白自己的情緒,一些我不懂得宣之於口的情感,但《Rabbit Hole》卻令我找到共鳴,以最適當的語言探討何謂失去。而當中的角色更充滿人性。」

妮歌潔曼亦有同感︰「我相信這部作品。我一直都希望支持難以拍攝的電影。我被角色迷住了,他們經歷相同的悲劇,卻選擇以不同的方式面對。他們依然住在一起,卻要各自撫平傷痛。我很希望可以出演碧嘉這個角色,在百老匯的舞台版本中,碧嘉這個角色被於《色慾都市》中飾演Miranda的仙菲亞歷遜(Cynthia Nixon)演得栩栩如生。我很希望可以把這角色帶給電影觀眾。」

當監製Per Saari跟編劇David Lindsay-Abair會面時,二人一拍即合。David Lindsay-Abair說︰「我一直覺得《Rabbit Hole》的角色塑造尚未完成,所以當監製Per Saari和妮歌潔曼找我改編時,我興奮得很。而監製Per Saari更答應給我絕對的自由度,作為編劇很少聽到這樣的話,最後他們真的保守承諾,沒有改過我任何一句對白,亦讓我一直參與其中。導演約翰金馬倫米切和一眾演員為電影貢獻良多,我真的欠下他們很多人情呢。」

原著舞台劇編劇David Lindsay-Abaire親自改編劇本

編劇David Lindsay-Abair在開始寫《Rabbit Hole》的劇本時,記得大學教授的一句話︰「寫你最恐懼的事情。」起初David Lindsay-Abai都不太明白教授的意思,直至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突然明白。編劇David Lindsay-Abair說︰「當我開始想像失去自己的兒子,立即恐懼得很,這成為了《Rabbit Hole》的故事起源。」

當David Lindsay-Abair開始探究這種恐懼時,他就發展了碧嘉和侯易這一家人的角色,而在改編的過程中,David Lindsay-Abai重新審視了這兩個角色的生命。

編劇David Lindsay-Abair說︰「舞台版本的故事發生在碧嘉和侯易的屋內,但我知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話,就可以開放二人的世界,我把很多在劇中只是被談及的情節都在電影版展視出來,讓觀眾可以一同體驗。例如,我在電影版本展示了二人的輔導小組的情形,又展示了碧嘉在超級市場看到其他母親帶著孩子時的感受。開放了他們的世界後,我認識了角色的不同面貌。」妮歌潔曼讚嘆David Lindsay-Abair的改編功夫︰「他天生擁有寫電影劇本的能力。他明白電影語言,認識這些角色的內心世界。我很喜歡跟他合作。」

在改編的過程中,編劇David Lindsay-Abair確保原著的幽默對白得以保留︰「我寫這個劇本時花了很多功夫才可以寫成這樣子。這是我個人的真實體驗,在一個人最痛苦的時候,是不會突然失去幽默感的。碧嘉和侯易一向都是風趣的人,他們不會因為經歷慘劇後,而再沒有幽默感。保留這些元素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電影要給人活潑、有趣的感覺,就如那些角色一樣。」

《性愛巴士》約翰金馬倫米切執導

編劇David Lindsay-Abair知道要保持原著的要素,就必須找來一位有視野的導演。他一邊改編劇本,監製就一邊跟導演約翰金馬倫米切面談。約翰金馬倫米切於紐約的舞台界出身,後來憑著改編自己編寫的舞台劇成電影《妖型樂與怒》而打入電影界,再憑《性愛巴士》一片奠定多元化的電影人地位。

《心靈觸洞》跟約翰金馬倫米切過往作品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但劇組眾人都覺得約翰金馬倫米切有能力為電影注入特別的角度。監製Per Saari說︰「我們最大的挑戰是找一位可以把劇本演繹得淋漓盡致的導演。原著劇本最成功的地方是他的零瑕疵,只要稍一失誤,就已經不是那回事。約翰對人性有很深的洞察力,妮歌潔曼和我都覺得他在《妖型樂與怒》和《性愛巴士》展視了無畏無懼的處理角色手法,我和妮歌都希望他可以這樣處理《心靈觸洞》的角色。約翰的弟弟,在他年幼時逝世,所以他對這個故事的題材很有共鳴,直覺這就是他要拍的電影。」

編劇David Lindsay-Abair 都認為約翰金馬倫米切是合適人選。編劇David Lindsay-Abair︰「我最喜歡約翰金馬倫米切的地方是,他的作品以情感作主導而且非常真誠,同時充滿幽默感,有趣得很。他執導的作品和我編寫的作品都表達相同的題材,所以我覺得我們會很合拍。」約翰也認為撇除了表面的不同之外,《心靈觸洞》其實跟他的前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約翰金馬倫米切說︰「我一向對人和人之間嘗試尋找聯繫,希望不感到孤單的故事很感興趣。我過往的作品都是這樣,都是關於人在隧道的盡頭嘗試找一點的光輝。這些作品以不同的風格拍成,但它們的靈魂都是一樣的。」

導演約翰金馬倫米切一閱讀這劇本時已經被故事的主題深深迷住。約翰說︰「我喜愛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因為它不只講失去,更講失去過後的溝通問題。我在閱讀劇本時,邊笑邊哭。我一向都喜歡拍自己編寫的劇本,但這個劇本真的很深入、成熟而豐富,令我愛不釋手,即使要放下手上其他計劃去拍這電影都在所不辭。」

看過劇本後,約翰金馬倫米切就跟妮歌潔曼會面。無論會面結果如何,他都想讓妮歌潔曼知道他對作品的喜愛。約翰說︰「她的直覺告訴她我們會合得來,之後整個合作過程就很順利。」妮歌潔曼續說︰「我不知道你可否說我們挑選了他。我覺得其實是他遇上了這個故事,而我們遇上了他。這樣說較適合,因為大家的目標都是純粹而一致的,就是講好這一個故事。我們互相找到了對方,然後一起上路。」

跟編劇David Lindsay-Abair一樣,導演約翰金馬倫米切認為幽默感對這個故事很重要,因為它讓觀眾更易投入故事和角色的遭遇,感悟他們從平靜而舒適的生活轉化成再無邏輯的生活轉變。約翰說︰「但凡慘劇發生後,一些荒謬的事情都會隨之而至。對我來說,這樣的一個故事,沒有了幽默的對白是不成立的。幽默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和生存方式。我覺得對劇本、對演員的表演都很重要。」

碧嘉和侯易 – 愛到分離仍是愛

碧嘉和侯易是《心靈觸洞》這部電影的中心,他們一直相信自己推有典型的家庭生活和現代的婚姻,直至一宗意外發生後,突然對所有東西都不再肯定,包括如何維繫夫妻間的關係。故事就於這種不能預測的情緒中發展,角色極具挑戰性。

雖然角色已經在舞台劇界中被演繹過無數次,但導演約翰金馬倫米切認為金像影后妮歌潔曼和金球提名男星阿朗艾格重新塑造了這兩個角色的獨特性。約翰說︰「妮歌潔曼和阿朗艾格的演出令人入信,他們的角色互有對錯時刻,而他們把角色的每個正確或錯誤的決定演繹得很清楚,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心路歷程。」

金像影后妮歌潔曼 飾演 碧嘉

妮歌潔曼為了演好碧嘉這個角色,把自己全情投入於角色之中,即使明知這樣會把她帶到內心較陰暗的地方都無畏無懼。對妮歌潔曼來說,碧嘉不是沒有感覺才變得沉默寡言和冷漠。其實她是因為勇敢,才致力控制內心那些動盪不安的情緒。妮歌潔曼說︰「我很理解碧嘉的選擇。在我演繹碧嘉時,我把她視為一個承受著莫大的痛楚的人,她深知道只要自己一觸碰內心的傷痛的話,她就會崩潰。我想任何女性經歷喪子之痛的話,都可能會這樣子。碧嘉每天早上起來,都要面對失去的痛苦,她只好繼續生活來忘憂,她把家中的油畫拿下,從頭到尾把家居清潔一次,好像在說︰我不可能就這樣倒下,然後死去。那我可以怎生存下去?我要找一個方法。」

妮歌潔曼續說︰「這個角色深深觸動了我內心的神經,令我恐懼得很。那是我潛藏在內心深處不想到達的地方,但因為某種原因,我到達了。這就是我的工作。演出把我帶到內心深處的地方,我需要很大的力量才可找到那個地方,但當我進入了狀態,就完全忘我。我對碧嘉和她的家人遭遇深感同情。」

除了片中的情感部分,妮歌潔曼亦被故事的幽默感和喜劇感吸引著。「我覺得在生命裡頭,即使是在劇痛之中,人都會懂得作樂,這是讓我們有趣的地方,也令故事較易觸摸。我們在受難的時候,如果仍然可以引人發笑的話,就會開放別人的心靈。」

除了妮歌潔曼的內心演繹之外,她跟阿朗艾格的合作亦充滿火花。他飾演的角色侯易跟碧嘉應付傷痛的方法完全相反。他會做任何的事,重拾以往跟太太的親密關係。妮歌潔曼說︰「阿朗艾格全情投入於角色裡面。他為角色注入幽默和機智,是一個理想的丈夫人選,他為電影生色不少。我覺得他的演出真的非常出色,而我很喜歡觀看他的演出過程。作為一個演員,他很開放,跟他合作就像夢想成真一樣。」

實力男星阿朗艾格 飾演 侯易

阿朗艾格以演繹一些狡詐的角色為人熟悉,例如《In the Company of Men》、《吸煙無罪》(Thank You For Smoking)和《蝙蝠俠黑夜之神》的雙面人,但在《心靈觸洞》中,他演活了一個最平凡男人的角色,交出至今最感性的演出。侯易這個角色在慘劇過後,努力面對悲傷,重新出發,雖然他不太清楚如何可以跟太太同步進行這趟療傷旅程,但仍然堅持。這個角色吸引了阿朗艾格。對阿朗艾格來說,侯易只想尋求慰藉,但碧嘉卻越走越遠,與此同時,一個好像明白他的女性出現在他的生命之中,令他心癢起來。

阿朗艾格說︰「最有趣的地方是碧嘉和侯易努力挽救一段曾經很好玩和恩愛的關係,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拍的故事,很多人會有共鳴,任何曾經經歷迷失、失去、家庭壓力、婚姻問題等日常生活問題的人都適合觀看。」

而跟其他人一樣,阿朗艾格都被對白的幽默感吸引︰「當生命的一切變得再不合理,你需要的是一點舒緩感覺的幽默。」

除了劇本出色之外,能跟妮歌潔曼合作亦都是阿朗艾格接演這部電影的原因。阿朗艾格說︰「當我閱讀這個劇本的時候,我知道妮歌潔曼一定會非常出色。我不可以錯過跟她合作的機會,看著她化身碧嘉的力量很動人。她富有感情、專注的演出,忠於原著得來,深刻得很。」

對編劇David Lindsay-Abair來說,目睹兩位演員為角色注入新生命是令人振奮的事。David Lindsay-Abair對兩個角色可謂瞭如指掌,但依然被妮歌潔曼和阿朗艾格的演出驚喜︰「妮歌潔曼是一個充滿靈性、風趣而聰明的演員,具有碧嘉的特質,她的演出深入了貝嘉的內心深處,一個眼神就可以表露無遺。至於阿朗艾格他很討人歡喜。他富有感情,跟妮歌一同為角色注入神采。」

金像女配角戴安慧絲坐鎮演出

意外發生過後,碧嘉的媽媽盡力安慰女兒。角色在舞台版本中是一個深受觀眾愛戴的角色。這個角色有點狡黠、風趣卻又令人感動地真實。電影版找來分別憑《子彈橫飛百老匯》及《姊妹情深》兩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戴安慧絲(Dianne Wiest)演出。戴安慧絲把妮特這角色演繹成一個經常想在女兒前說對的話,卻不知為什麼總是弄巧反拙的角色。妮特的出發點是愛與同情,而在故事後段,觀眾會發現妮特都曾失去一個孩子,她明白什麼是失去,只是碧嘉不願意相信。

編劇David Lindsay-Abair對戴安慧絲的演出讚不絕口。編劇David Lindsay-Abair︰「妮特的角色可以被演繹成非常專橫,但戴安慧絲卻可以一場一場的把妮特內心充滿希望的一面展露。你看到她願意為女兒做任何事的絕望,最終影響到碧嘉。」

電影資料

電影名稱:心靈觸洞 (Rabbit Hole)

上映日期: 2011年3月17日

導演 :《性愛巴士》約翰金馬倫米切John Cameron Mitchell

演員 :《大開眼戒》《不速之嚇》《澳大利亞》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蝙蝠俠黑夜之神》艾朗艾格 Aaron Eckhart

香港發行:Golden Scene

圖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