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錢帝國》3月31日 還我血汗錢

故事大綱

榮獲今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大獎、《No End In Sight》奧斯卡提名導演查理斯費格遜又一揭破真相之作!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多國陷入金融危機,損失高達20萬億美元,數以百萬計人加入失業大軍,甚至喪失家園… 《Inside Job》通過詳盡的資料搜集,追訪全球金融業界猛人、政客、財經記者,披露金融大鱷的崛興之路,公開業內和學界貪污腐敗的政策背後的驚人真相。由奧斯卡最佳編劇得主麥迪文配音,取景遍及美國、冰島、英國、法國、新加坡、中國。康城影展一鳴驚人,乘勢連奪奧斯卡、紐約影評協會、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美國導演工會等多個獎狀,比《華爾街-金融大鱷》更動魄驚心,真相即將全方位公開!

導演的話

這齣電影嘗試全方位探討一個極度重要和具時效性的議題。我們正經歷自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最嚴峻的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問題、環球經濟的不明朗因素,依然在影響著多個國家。其實,這次的危機是可以避免的。1929年經濟大蕭條後,美國實施金融改革,之後40年美國沒有發生過一次金融危機。

但是,自1980年代起,政府對金融業的監管越來越寬鬆,形成行業的腐敗,引發一連串的金融危機,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但由於操控金融業的人有財有勢,使越來越少人因為釀成金融危機而被檢控。縱使有資料顯示危機是因詐騙而起,而全球經濟損失亦高達20萬億美元,但今次的金融海嘯,沒有任何一個人需要對事件負責和入獄。我希望可以用少於兩個小時,讓大家認識問題的根源和基礎。無論你的政治取向是什麼,我也希望觀眾看過電影後,會同意重整金融體系的重要性,重新確立一個誠實而穩健的系統,讓摧毀體系的人受到應有的制裁。

金融海嘯時間表

自由化政策和華爾街文化的演變如何引起金融危機?

《呃錢帝國》將會按時序逐點分析:

傳統的美國金融時代(大蕭條 – 1979年):

銀行家和交易員的工資與國家其他行業同步,金融業受到良好監管。

列根時代——市場邁向自由化、華爾街文化開始演變(80年代 ):

受到政策自由化及80年代供方資本主義理念(supply-side capitalist ideology)的刺激,華爾街文化漸漸開始改變… 定時炸彈的保險絲就是這刻種下,激勵主義(motivating ideology)及實行自由放任政策(laissez-faire government attitude)為金融海嘯埋下伏筆。

-沒有道德規範的行爲

交易員習慣自以爲是,爲了追求回報往往犧牲了其他價值觀,不會思考他們的投資策略對其交易夥伴(如機構投資者、其他公司)及他人的影響。這種急功近利的文化摧生了各種高風險投資產品。

-過度冒險的風氣及各種複雜的金融產品

對意識形態理論的崇尚及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華爾街不但低估了潛在的風險,甚至無視其某些投資策略的複雜性及短暫性。,這一切衍生出一些不可靠的新金融產品及商業行爲,如「投資組合保險」(牽涉在1987年的股災中)。

-華爾街與華盛頓的緊密關係

政治與商業的關係日益密切,社會精英穿梭在華盛頓及華爾街之間擔任要職,換句話說,大部分被委以重任制定各種金融政策或監管金融市場的官員均來自華爾街… 其中一些人往往在卸任後從他們所推行的政策或監管中獲得利益。

克林頓時代——

華爾街與華盛頓的關係日益密切、人事互替加速、 市場越加自由(90年代 ):

華爾街出現越來越多的金融醜聞,經濟漸趨不平衡…..

布殊時代——

減稅措施再次肯定列根主義、自由化哲學到達巔峰(千禧年後):

評級機構沒有發揮他們所擔任的角色的作用。每個人都被華爾街的鈔票、意識形

態及情緒所蒙蔽,理所當然的認爲既然所有人都在獲利,這種做法一定正確

無誤,即使在學術上也如是:

金融革新的最新產品: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投機信貸違約掉期

*債務抵押債券:投資銀行將各種顧客債務捆綁在一起並銷售給投資者,這些債務抵押債券由代理評級(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沒有充分考慮風險)。

*投機信貸違約掉期:這種產品原作為特定投資的保險,但投機者開始將它用於炒賣不屬於他們的證券。

金融海嘯(2008年)

在列根時期埋下的炸彈終於爆發!

由於政府由華爾街人掌旗,事件並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

奧巴馬時代——

華爾街與華盛頓的關係依然密切,監管理念仍未明朗(2008年至現在)

資料來源 :

片名:呃錢帝國 (INSIDE JOB)

上映日期:3月31日

級別:IIA

片長:108.58mins

官方網站:www.insidejobfilm.com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SonyPictures.HK

發行:Sony Pictures Releasing International

圖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