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11月18 全球熱爆

由《七宗罪》、《搏擊會》、《奇幻逆緣》大衛芬查執導,《喪屍樂園》謝西艾辛堡、《蜘蛛俠4》Andrew Garfield、人氣型男歌手Justin Timberlake、《千禧三部曲》Rooney Mara攜手演出,揭開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神秘面紗,跟兄弟如何反目成仇,道出不一樣的青春網絡歲月。

電影講述就讀哈佛大學的朱克伯格,不忿被女友狠心拋棄,憤然將大學內聯網內的女生相片上載,令其女友被全校男生評頭品足——這個被稱為Facemash的網站,便是Facebook的前身。雖然幾乎被校方踢出校,但朱克伯格在好友Eduardo Saverin的幫助下,矢志在網絡上創一番事業,令會員人數急速攀升,業務更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大學學院。名成利就結果招來嫉妒,在Napster創辦人Sean Parker的賞識下,Facebook在矽谷立足的同時,手足之間開始出現分歧拆夥,最後更鬧上法庭…

《社交網絡》的背景

每個時代都有改變世界的人,究竟改變是如何形成?誰人才是真正的創造者?從來都有不同的版本。要被認定是創造歷史的人,絕對不容易。由《七宗罪》、《搏擊會》、《奇幻逆緣》導演大衛芬查執導,《韋氏風雲》Aaron Sorkin 編劇的《社交網絡》,就是 Facebook 的誕生故事。幾名超高智慧的年青人,各自堅持自己才是 Facebook 的真正創造者,造就這個劇力澎湃的劃時代故事 – 一部關於創造與破壞的電影。有如現代版的《羅生門》,電影陳列了每個人的觀點、角度、矛盾與衝突,刻意避免為誰是誰非下定論,將社交網絡Facebook 的誕生故事,多角度演繹。

根據不同資料來源創作而成的《社交網絡》,故事游走於哈佛與矽谷,陳列了以下五個人的視點︰

(1) 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謝西艾辛堡飾演>

絕頂聰明的哈佛學生,通宵達旦的創造了一個劃時代的網站。

(2) Eduardo Saverin < Andrew Garfield飾演>

曾經是朱克伯格最好的朋友,為剛成形的Facebook提供第一筆資金。

(3) 音樂分享網站Napster的創辦人Sean Parker <Justin Timberlake飾演>

把Facebook帶到矽谷,擴充了Facebook的業務,為Facebook找來一眾投資者。

(4) Winklevoss 攣生兄弟 <Armie Hammer與Josh Pence飾演>

兩名哈佛學生,指控朱克伯格偷取他們的原創概念。

2003年10月的一個晚上,朱克伯格被女友拋棄,在酒醉下憤然將大學內聯網內的女生相片上載,被全校男生評頭品足——這個被稱為Facemash的網站,火速於哈佛大學被廣傳,超越了大學

電腦系統的負荷,令被品評的女性受到傷害,最終朱克伯格被控以蓄意破壞網絡安全、侵犯版權和個人私隱罪名。不過,這個被稱為Facemash的網站卻為日後Facebook的成立打下基礎。不久,朱克伯格就創立了thefacebook.com,逐步由哈佛傳到各大專院校,再通過矽谷傳到全世界,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發明,亦令到曾經有份參與創作過程的每個人,都堅稱自己才是始創人,釀成一宗宗令友情破裂的官司。

電影刻意不站在任何一方說話,反而將每個角色心目中的真相道出,讓他們現身說法。至於誰是誰非,誰才是真正創造Facebook的人,就留待觀眾去決定。

《社交網絡》的誕生與主題

《韋氏風雲》編劇Aaron Sorkin 被獲邀編寫劇本時,閱讀了Ben Mezrich傳記小說《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的大綱,立即對Facebook的歷史產生興趣,答應為電影編劇。他認為故事最吸引他的主題是「創造」,以及背後所引發的友情危機和社交模式的改變。他認為Facebook是繼收音機、電話、汽車和電腦後改變日常生活的發明。跟這些發明一樣,在劃時代的「創造」背後,引發了不同的矛盾和衝突。Aaron Sorkin說︰「電影的主題跟很多古今中外的故事一樣,都是關於忠誠、友情、權力、金錢、嫉妒、社會地位等題目。如果莎士比亞還在生,他都會寫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認識Facebook的起源期間,編劇Aaron Sorkin意識到故事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美國面貌,亦探討了人性背後,包括天才、權力和空虛的生活狀態。這些高智能、高科技的尖子,背後同樣有著急躁、憤怒和情感空虛的精神。「這個故事最具創造性的地方,是透過不同人眼中的朱克伯格,所展現的不同面貌,而對他產生不同看法。觀眾最終會抱持什麼看法,就得視乎他們從那一個角色找到共鳴。朱克伯格之所以成功,可能是源自他的動力,也可能源自他的軟弱﹔可能是勇氣,也可能是恐懼﹔可能是視野,也可能是閱歷。而電影就不斷在這些概念之間游走。」

編劇Aaron Sorkin續說︰「朱克伯格由反英雄化身成一個悲劇英雄,最後為成功付出沉重代價。他本來就是一個駭客,本質上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那麼朱克伯格要反抗的是什麼?就是那些令他活得不快樂的人。他在社交上的失敗,令他懷疑自己,再轉化成憤恨,但這股對世界的憤恨,推動他要成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社交網絡。但到最後,他還是要將Facebook由反抗提升成為一種商品,將他由無政府主義的發明,成為生財工具。他由駭客變身CEO,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宿舍內的寂寞小子化身為億萬大富翁。」

Facebook的故事源於2004年,當時只有19歲的朱克伯格,於哈佛大學推出了“thefacebook.com”,改變了哈佛大學生的社交模式。在“thefacebook.com”誕生的頭一個月,半間

哈佛大學的學生已經註冊成為用戶。到2005年12月,“thefacebook.com”已經有550萬的學生用戶,每天將生活大小二事,包括最喜歡的音樂、跟誰在約會等私人資料在網絡分享。再到後來,“thefacebook.com”化身Facebook,從校園擴展到全世界,用戶至今已經超過5億5千萬人。假如Facebook是一個國家的話,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三大的國家,人口比美國還要多1.5倍。在六年的時間,Facebook改變了大眾對私穩的定義。新一代再無懼於網絡分享自己的生活,創造供大眾瀏覽的理想身份,以Facebook來証明自己的存在和了解別人的生活。Facebook既是天使,也是魔鬼,火速成為市值達250億美元以上的私人企業。

《社交網絡》劇本的成型

為了寫好劇本,編劇Aaron Sorkin成立了一個網站,徵求大眾對Facebook的看法,迅速得到一萬人的回應。他又翻閱了Ben Mezrich傳記小說《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的作者筆記 (當時小說還未出版),作大量資料搜集,翻閱法庭文件,訪問了很多相關人士。不過,Facebook

就拒絕讓編劇Aaron Sorkin接觸朱克伯格。「我肯定Facebook想我們用朱克伯格的單一觀點來講這個故事,但這不是我們想拍的電影。」Aaron Sorkin說。

在寫作過程中,Aaron Sorkin發現很多他搜集得來的資料前後矛盾,無法達成共識,所以他決定以展視不同人的視點和角度的方式編寫這個劇本,不作結論。「我對灰色地帶較感興趣,展視不同真相的可能性,比平鋪直敍的起承轉合,更符合Facebook這個媒體的特性。Facebook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它的無限可能。每一個人都可以重構和製造心目中的真相,跟電影的敍事結構不謀而合。這是一部經常轉換角度的電影,從不同人的視點出發辯論。而當中的論據就是源自詳細的資料搜集。這不是一個天荒夜譚,好的電影是應該富有多個角度的。」Aaron Sorkin說。

Aaron Sorkin認為朱克伯格故事的精彩之處,在於「矛盾」兩個字。一個不精於社交的青年,憑藉電腦技術,看準現代人渴望跟人聯繫的心理,創造了一個社交網絡。「而當中最具戲劇性的矛盾,就是朱克伯格既是一個創造者,也是一個破壞者。有遠見的人通常都擅於破壞,要先破壞一種秩序,才可以創造新事物。」

對編劇Aaron Sorkin來說,電影開初的一段是故事的關鍵。「我想用一男一女在一間酒吧的對話揭開序幕。沒有任何花巧,就是兩個人的對話,讓觀眾見証朱克伯格和他女朋友的分手過程,目睹他分手後酒醉、寫部落格、創造了一個叫 Facemash 的網站,然後再聽到朱克伯格的聲音,指上述的描述失實,然後立即轉移到他的視點,確立了電影多個角度看同一事件的敍事方式。」

劇本最終的目標是要告訴觀眾,事情往往沒有絕對的真相,而編劇Aaron Sorkin已經預料電影上映後會引起爭議。「大家在看過電影過後會爭辯起來,我會很高興。我在這部電影呈現了至少三個版本的事實,再以不同的角色貫穿,而觀眾可以決定哪個版本才是事實真相。我們不會告訴你真相是什麼,只會呈現是什麼原因引發他們的不同和分歧。」

導演大衛芬查的現代版《羅生門》

憑《七宗罪》、《搏擊會》和《奇幻逆緣》而廣受重視的導演大衛芬查,作品一向具有濃烈的視覺風格,但是於《社交網絡》一片中,他就一反常態度,將焦點集中於角色發展和人性的衝突上。其實,大衛芬查最初都不肯定自己想執導這部電影,但在閱讀過劇本後就欲罷不能。「某程度上,《社交網絡》是一個老生常談的故事:一個新的發明品,究竟誰是真正創造者。但有趣的是,我們避免站於任何一方,我們不會嘗試重構每項細節,反而展示了不同的視點。這是看待現代事件應有的態度,就像電影《羅生門》一樣,非常有趣。電影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展視了一班人共同做一件大事,出發點是好的,但最終因為各種不同原因,無法也不願意走上同一條路。而我的目標,就是透過事實呈現一種、或者三種截然不同的真相。」大衛芬查說。

大衛芬查認為「真相」是一件很巧妙的事。不同人對事件有不同的記憶、印象,也會因為不同的目的和個性,而塑造自己版本的真相。「我不覺得世上有絕對的真相,但每個人都會堅持自己的版本才是真相,劇本正要呈現這一點。」接拍這部涉及真人真事的電影時,大衛芬查已經知道自己正在冒險。「但我相信如果要把故事說好,對得住這部電影,就一定會有牽涉其中的人,不喜歡我們的版本。」

大衛芬查深信電影要寫實,就必須好好呈現高級學府和矽谷的世界。「電影的時空和地點要準確。我要營造那種環境,所有的細節,包括哈佛大學的學生穿什麼、說什麼、房間放置什麼,讓人有如置身其中,深信戲中的角色真是大學生。」

雖然大衛芬查不是來自這個世界,但他都可以從角色中找到共鳴。「我想起我20、21歲的時候,嘗試向人推銷自己的創作意念,然後想方法集資,但是因為當時年紀小,必須得到父母的批准,過程非常沮喪。」大衛芬查解釋。「朱克伯格創造Facebook,其實無異於導演要拍一部電影。你創造一種東西,培育它,讓它可以發展和擴大,過程中,為了確保創作得到保護,有可能要傷害一些人的感受,這是創作的責任。我得認同這班年青人不害怕權威,無懼創造新領域的精神。我有朱克伯格的個性,也像Eduardo Saverin一樣,曾經很情緒化地破壞事件,事後感到愚蠢而後悔。也試過覺得自己一切都是對的。」

年青演員 各領風騷

大衛芬查知道這部電影要成功的話,找來的演員必須各領風騷,代表著他們版本的真相。他們要獨當一面,又要有良好的化學作用。每個角色都很人性化,各有自己的視點,當中沒有一個人是絕對的好人或絕對的壞人,所以劇組試鏡的過程非常嚴謹,經過多番篩選,才定下演員陣容。而拍攝之前,大衛芬查更跟演員們綵排了數星期,讓他們捕捉每個角色的獨特節奏,再以自然方式演繹。

他拍攝一場戲,會拍近200個Take,因為這部電影的對白非常密集,他想確保演員能生動自然的說出來,不會令人感到他們在「演戲」。其中,朱克伯格和Eduardo吵架的一場戲,導演一直不滿意出來的效果,結果由晚上七時拍到半夜,令兩位演員謝西艾辛堡和Andrew Garfield倦透,結果出來的效果反而更生動地呈現出友好反目那種狀態。

大衛芬查補充說︰「我的最終目標是要演員說對白說得有如日常生活一樣,大家會重叠對方的說話,有一種隨意的節奏。當他們很熱誠討論一件事的時候,會有一種亢奮的說話節奏和獨特的速度。」

為了營造戲劇張力,大衛芬查指導演員時,更會私下刺激他們的情緒。他會走到其中一個演員旁跟他說︰「你是對的一方。」然後又走到另一位演員旁說︰「他偷走你的意念。沒有你,他今天根本不會這麼風光。」讓鏡頭一開,演員們就可以立即投入情緒,進入狀態。

雖然演員們都很清楚他們扮演真人角色,但導演不想演員們模仿事件的真人。「我覺得這樣反而會妨礙他們的演出。每項表演要營造的是一種印象,而不是一種扮嘢式的模仿。要從Youtube看到朱克伯格真人的神采,然後模仿他的一舉一動十分容易,但這並不能展示戲中的矛盾和精神,我要的是真誠和真實的去塑造角色間的衝突和關係。」

大衛芬查 – 導演答與問

這部電影跟你過往的作品非常不同。除了視覺語言外,亦甚多對白,主要透過語言去表達情感。你喜歡這個轉變嗎?

換一個角度看,劇本有這樣的要求,導演就有責任就要把它做好。情況就好像在玩大富翁,沒有人會死守一角,拒絕踏出半步,這樣的話有點無聊。語言是最表面的東西,說話的人背後的舉動、置身的環境其實更為重要。在這部電影中,我需要創造一個像哈佛大學的環境。而過程中最好玩的地方,並不在於物色一批聰明而有型的年輕人去唸對白,而是創造一個符合角色的世界,讓他們自然地說對白。

那在初讀劇本時,你是否已懂得如何處理?

也不盡然。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地圖,不知道應循哪個方向發展,但我清楚目的地在哪裏。看到戲中的主角,我會感到共鳴。我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認識跟角色相似的人。我了解男主角為何會不滿相識多年的老朋友——僅此而已。如果有導演表示,他們一早已經掌握到整齣電影的發展, 那一定是謊話。

不同你過往的作品,這部電影於開拍之前,已經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劇本,但出來仍然有著你強烈的個人風格。你是如何做到的?

作為導演,我的首要工作是擔當一個詮譯者,從劇本去構想角色身處的空間、面對的環境、關注的問題。回望過去,我都曾經是朱克伯格——有像他一樣的思想和處理事情的手法。有時我又好像Eduardo Saverin——情緒失控的大吵一場,然後後悔自己的魯莽行為。我細閱整個故事,了解觸動自己的部分,然後開展創作的旅程,再配合一流的合作伙伴完成電影。我不相信電影可以不帶任何個人風格,因為它根本就代表著導演個人對故事的理解和詮譯方式。

是否因為這個原因,,令你覺得每部作品都是個人而獨特的? 還是僅限於這部電影而已?

我覺得我的導演工作,就像朱克伯格的工作——都是我們謀生的方式。 你創造一樣東西, 就有責任好好照顧它, 確保它可以繼續發展。這就是電影的主題…

作為導演,你會渴望愛上戲中每個角色,了解他們,發掘他們人性化的一面,跟他們產生聯繫。同時,作為導演,你又無可避地把個人生活投射於角色身上。

我曾經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年輕人,對角色們憤世嫉俗的情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當你21歲的時候,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但成年人的世界還是覺得你太過年輕,認為你未能勝任,對你多加阻撓,自然會感到沮喪。我理解朱克伯格的心情。

某程度而言,,這部電影是對朱克伯格專業操守的一個證明:他為了實踐人生目標, 願意付出無盡精神和熱誠。

對。在電影中,朱克伯格的付出較其他人都多,最後取得成功——但背後絕非沒有代價。他曾經說過:「賣廣告?我不肯定。這當然可行,但我不相信這是唯一的方法。」我絕對認同他的說法。

朱克伯格最終都從邊緣晉身主流。

他擁有了主流,他就是主流,他是通向主流的道路。

對。沒有他,我們就不能通往主流。但對他來說,這是好事嗎?你想我們有什麼感受?

我不想有任何感受。我不認為有此需要。矛盾的是,創意經常從邊緣開始,最後才成為主流。而更矛盾的是,一個缺乏社交技巧的人,卻創造了本世紀最偉大的社交系統。

溝通失敗是否朱克伯格的動力泉源?戲中他有一句對白︰「我創造了這東西,就會堅持到底,它永不會完成。」這句對白其實背後有什麼意思。

不被認同的憤怒影響了他,這是人之常情,其實很多人的成就,背後都是源於被認同的心理。朱克伯格覺得他永不會完成Facebook的設計,是因為今時今日的資訊世代,不只是設計這麼簡單,而是跟用戶建立關係,不斷提升不同版本,這亦是令朱克伯格成功之處。

朱克伯格的成功背後付出了什麼代價?

由最初500個用戶發展到現在5億個用戶的過程中,他被迫長大,明白到一步步實現夢想的同時,責任也變得越來越大。他意識到一個人越成功,私人時間就越少,身體就越瘦,別人也會要求你更強勢。到最後,朱克伯格做到了。他有五億個用戶,卻只能更通宵達旦工作。人家在慶祝,他在工作。他成功了,得到自己所想,可是到頭來仍然寂寞,跟未創造Facebook前沒有分別。

難道真的能力越大,就責任越大?

是的。朱克伯格做事認真,對自己的創作負上全責,對自己亦然。有人或許會認為他沒有對身邊人盡應有的責任。但從一些資料顯示,朱克伯格未必真的把Eduardo視為最好的朋友。電影中的朱克伯格從來沒有說過Eduardo是他的最好朋友,反而我們很清楚的强調,是Eduardo自己認為他是朱克伯格心目中最好的朋友。但其實他們是否最好的朋友根本不重要,如果你看清這件事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兩個曾經於同時間在同一個地點試圖達成共同的目標。他們相互有著什麼責任都好,中間就是出現了分歧,而不幸的是,其中一個被遺下了。

究竟是誰出賣了誰?

我覺得他們二人都出賣了對方。我不覺得答案是一刀切的。Eduardo缺乏想像力,他看不到Facebook的遠景和市場潛力,他想像不到除了賣廣告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Facebook歸本。這是他們分歧的轉捩點。至於Winklevosses兄弟,他們未出閘已經脫腳。

電影有很長的篇幅,談到朱克伯格並非為錢而做,那他是為了什麼?

我相信這是他的夢想。他要建造一個讓他可以和全世界溝通的平台,讓他可以實現社交夢想。我相信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才可以創造Facebook,因為他們明白與人溝通的難處。

你認為Facebook究竟是好的東西?還是壞東西?

我認為任何有影響力的東西都是有好也有壞的一面。這跟手提電話一樣。是好還是壞的發明?有手提電話方便得多,但我們有沒有花太多時間講電話?它有沒有製造了一個假象,讓我們以為自己正在溝通,有時卻沒有真正的內容。

這部電影的演員很年青。執導時跟過往和姬蒂白蘭芝和畢彼特等演員合作有何分別?

這是一次好玩的經驗。那些拍過15-20部電影的大明星,背負很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的名聲跟電影的成敗有著直接的關係。但這部電影的演員很不同,他們演的是群戲,形象未定型,還在尋找自己路向。謝西艾辛堡和Andrew Garfield都很專業,Andrew Garfield 九歲就演戲,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希望可以啟發這些年輕演員,打破他們固有的概念,帶他們走入新領域。Andrew Garfield除了演技出色,更是一個真誠的人。他可以展現受傷害的一面,令你感受到他的情緒,配合角色要求。Justin Timberlake也一樣,非常出色。我需要一個人可以做到類似經理人感覺的角色,他要給人一種很明白工業運作的感覺,事事通曉。你可以教一個演員如何做,但如果他本身不明白那種特質,教也沒有用。

某程度上,好像每一個人都有演自己的成份?

我想於每個角色中尋找人性化的一面。我從來都不覺得朱克伯格是一個壞人、不覺得Sean是一個壞人、不覺得Winklevosses兄弟是壞人、不覺得Eduardo缺乏想像力一種錯。我只是覺得他們是年輕人,當然會犯年輕人的錯誤。

這齣電影引發最多的討論的是: 電影內容是否屬實?

你當然可以重塑電影的每個細節,確保主角造型和現實人物同出一轍,但這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創作這齣電影的過程中,你所秉持的觀點 – 故事中的輸家、贏家、對的人、錯的人,他們的觀點是否都包括在內?我們的責任不是要於訟裁當中找出誰是誰非。這齣電影源於一個信念 – 一群人分享同一個信念,共同實踐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 但最終他們都不能走在一起,完成這趟旅程,這才是最重要的。

假設我們創作同一個電影故事,但改動了電影和主角的名稱,這還有意義嗎? 會減低有關電影的爭議嗎? 我相信一齣只會陳述單一事實的電影,並沒有價值。我們的責任是善用蒐集得來的事實, 探索真相 – 或者是多於一個真相。

你享受多角度的論述嗎? 對你來說,這是否一種釋放?

不是。我想用最根本的方法去講一個故事,我並不認為還有其他可行做法。如果這是一個關於暴民殘害他人的故事,我便不會這麼處理。對於一些成功的故事,我興趣不大——我只是覺得很有趣。我想因為這個故事很「羅生門」。有一個訊息是我們想通過這電影傳遞的是「每個人都不只一面」,不然這部電影就無異於一張張的相片。

電影中的多角度論述,是否展現了你跟編劇的不同看法? 電影是否包括你們兩人的觀點?

是的。我覺得作為電影人,你需要簡化事情。編劇的工作是就要過濾整個故事,然後找出戲劇化的地方。.雖然這部電影是寫一個關於宅男的故事,而這並非我有興趣的主題,但編劇會用一個方法,讓我從角色中找到共鳴。我們討論過爲什麽電影不可以是一部關於宅男向女生報復的電影。這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故事,他被女友拋棄,推動了他去創造,帶來了一個不能想像的機遇。這不只是因為一個女生這麼簡單。他創造了的東西改變世界,讓他名成利就,他要有影響力,在世界尋求一個位置。 所以,我們的不同是可以共存的。他的女友是引發他創造的力量,但他想永垂不朽才是最後推動他的力量。我的底線是,朱克伯格是一個相當聰明又有毅力的人。.如果他當年沒有視野,那麼他跟其他那些19歲的宅男根本就沒有分別。

《時代雜誌》文章摘錄

《時代雜誌》於2010年5月20日刊載了《Facebook如何重新定義個人私隱》How Facebook Is Redefining Privacy一文。當中的內容摘要如下︰

● Facebook的用戶已經超過5億。假如Facebook是國家,他已經是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國家,每四個人就一個人在過去30天內曾使用Facebook。

● Facebook最初從大學開始興起,再傳到年輕人,然後再廣傳到成年人,目前已經有超過28%的用家是34歲以上的人士,是Facebook用戶增長最快的年齡群組。

● 我們於Facebook分享的資料正是令Facebook致富的原因,但也令Facebook招來侵犯私隱的批評。

● 2007年,Facebook內一個名為Facebook Beacon的裝置,將用家於其他網站購買了什麼物品以friends updates的形式顯示出來,招來極大批評,最後朱克伯格需要公開道歉。

● Facebook 另一樣受人批評的是經常更改default setting,如果用戶自己不調整私穩設定,就得以Facebook default setting的方式披露資料。

● 今年5月,Facebook在一片批評聲和當局的介入後,檢討了用戶私隱控制權,調整用家的私穩設定,加強保障私穩。

● 今年4月,Facebook開發了一個名叫Open Graph系統,讓用戶可以就一篇文章、一個網站、一個人物「讚好」(Like)。理由是一般人比較傾向接受朋友的推介,如果有朋友「讚好」的東西,用戶會有較高機會「讚好」該東西。在一個月內,多達十萬個網站都在自己的頁面加入「讚好」功能,收集消費者的喜好資料。現時Facebook平均每日錄得一億個「讚好」

● 2006年開始,Facebook容許13歲或以上人士成為用戶,進一步擴展,成為社交分享和工作網絡的重要媒介。

● Facebook的總部設於矽谷。相對於Microsoft Office及Google,它的總部外形看起來相對較低調和平實。大樓正面的顏色是紅色,而非Facebook的主色藍色。

● Facebook的總部內有數以百計的員工於開放式辦公室工作,座位之間沒有牆和板去阻隔,員工私穩度極低,即使是CEO朱克伯格的樓上辦公室,都是使用玻璃外牆,讓人知道他正在做什麼。

● Facebook創立初期,朱克伯格的咭片印有「I’m CEO … Bitch.」。後來朱克伯格公開表示這只是一個朋友開玩笑時送給他的東西。

● 朱克伯格表示,Facebook的信念是新一代人們願意分享更多個人資料和喜好,這是令Facebook成功的原因。它們會開發更多功能,讓你把個人資料越分享越多。

● Facebook極速擴展,現於悉尼、都柏林和東京有辦公室,於不同國家開發一些針對它們的功能。

● Facebook發現用多少秒去load一頁會影響到用戶登入與否,所以它們致力簡便頁面,亦動員Facebook用戶義務將Facebook翻譯成70種語言。

● Facebook已經載有480億張相片,是全球最大的圖片庫。

● Facebook 市值甚高,用戶可以免費使用,今年頭三個月,Facebook就已經錄得1760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 朱克伯格相信與人分享是人的天性。他認為大眾對私穩的心態已經改變。他們不是想有完全私穩,而是要有操控權,可以控制分享什麼,隱藏什麼。

● Facebook最初設立News Feed功能時,受到強烈反對,但現時已經是一個受歡迎的功能。Twitter甚至是因為News Feed而運作的新網絡。

● 「如何刪除Facebook」成為Google常見搜尋的關鍵字,今年至今為止,更上升了兩倍。

電影資料

片名: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

上映日期:2010年11月18日

級別:IIB

片長:120.39mins

官方網站:http://www.thesocialnetwork-movie.com

發行:Sony Pictures Releasing International

圖片集